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强调:“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坚持依法行政,逐步建立起公开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”
不能让老百姓觉得,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文件上“画个圈”就不管了
讨论进一步简政放权等有关事项时,李克强重申他在今年“两会”记者会上所做的承诺:年内将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。他说,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,各部门必须要各负其责。
“不能让老百姓觉得,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文件上‘画个圈’就不管了。”李克强说,“目前市场确实存在不完善、不透明、监管不到位等问题,必须要持久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使其真正见到实效。”
中央编办负责人在汇报时介绍,确定本轮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时,他们共梳理了社会各界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提出的2500多条建议,汇总了网民投票建议取消下放的100项前置审批事项,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参考依据。
李克强点头表示称赞。他说,本次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,大量会直接影响到微观经济的行为,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政府自身改革都有重要意义。他特别提醒参会人员,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是简单“放权”了事,改为备案制的,更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。
“‘放’是放活,而不是放任;‘管’要管好,而不是管死。”李克强强调,“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要义,是要切实做好‘放管’结合。”
现在是事前审批多,事中事后监管少,拿到审批单就没人管了
今年3月底,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时,曾经到访翁牛特旗工商登记所,随机询问一位前来办证的市民,各项手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?这位市民告诉总理,工商登记改革后企业注册流程简化了,但前置审批依然存在。他要注册一家粮食流通企业,仍然需要先跑粮食局办理审批手续。
4日的常务会上,李克强重新提到这件事。“我们有些前置审批根本就没有必要嘛!”他说,“粮食局的职责本来是在市场短缺的情况下进行调剂,现在粮食市场早已放开了,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卖粮难,为什么办这个企业也要粮食局审批?”
李克强指出,今年一季度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但全国新增企业数量却出现“井喷式”增长,这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。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把36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,也将会进一步调动劳动者创业的积极性。
他告诫参会部门负责人,前置审批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政府工作的减轻。“我们现在是事前审批多,而事中事后监管少,很多时候是拿到审批的单子后就没人管了。”李克强说,“这种观念一定改变:后置审批也要监管,只不过是行使事中事后监管。政府的责任不但没有减轻,反而加重了。”
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竟没受理一次申请,说起来都好笑
讨论中,李克强举起手中的一份材料,请参会者“认真读一读”:“这里面列出的有些审批事项,设立8年来,竟连一次申请都没受理过。说起来都好笑!”
他说,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影响,我们一些部门长期以来管经济的思路都“很微观、很具体”,浪费了大量决策精力。他点出材料中某项中外合作项目的审批事项说:“类似合作纯属商业行为,既不涉及国家主权,也不涉及国家安全,为什么一定要审批?如果政府把大量精力都放到这上面,真正的事中事后监管肯定就没精力管了。”
总理的话音刚落,相关部门负责人抢过话说:“我们是主动向中编办提出取消这项前置审批事项的。事实上,我们最希望能一次放到位,放彻底。简政放权最怕不持续、一阵风,断断续续‘挤牙膏’。”
李克强笑道:“你说得很好!那你们就先带个头,主动自我革命,真正壮士断腕!”
我们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,都没有“国际商务专业人员”的资格
讨论研究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时,李克强指着一项即将被取消的职业资格,询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:“‘国际商务专业人员’是做什么的?钟山,你有这个资格许可吗?”
钟山摇了摇头,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。总理也乐了:“你可是我们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啊!连你都没有资格,这个资格许可不是莫名其妙吗?”
李克强强调,今后准入性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,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依据,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。
“这就是‘法无授权不可为’!我们依法行政,就要定下来这个规矩。”他说,“法律没有规定的,既不能‘越位’,越俎代庖;也不能‘越权’,行使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力。”
李克强同时指出,要积极有序开展专业化、社会化的职业水平评价。市场经济条件下,不仅要通过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,还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,发挥社会的创造力,让市场经济更加蓬勃旺盛。
“我们过去在招商引资时,总有外国投资者不敢贸然前来,觉得‘搞不清楚’中国市场,不知道其中有什么‘隐性环节’。”李克强说,“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坚持依法行政,建立公开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”